愛:親密相處的力量,依附關係帶來的深刻影響
文/心起點創辦人 史庭瑋 Mia
- 你快樂嗎?人為什麼會產生孤獨感?
你快樂嗎?當你聽到這個問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呢?你會馬上回答「我很快樂」,還是有一些遲疑,覺得似乎沒有這麼開心,內心有一些隱隱作痛的情緒,正在影響著你的心情。
自疫情以來,人與人的疏離感比以往更重。隨著各地疫情的擴大,形成無法出門的窘境,一個個戴著口罩的臉龐,我們更少有機會看見彼此的臉,完整的表情,也更少能互相握手與擁抱;在一些情況下,我們甚至只能透過聲音與視訊感受彼此。離婚率與失業率攀升,彼此也因為距離感,造成心與心的隔閡與距離。
人為什麼會產生孤獨感?人的本質是渴望愛與歸屬的,當我們越渴望靠近與連結,對關係有期待又無法如願時,就會形成孤獨感。也許是過往的失落經驗,使你不再這麼輕易信任人;也許是你期待有更緊密的關係,但你的家人與伴侶卻無法滿足你的期待與需要;也許是我們渴望內心有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希望別人給予我們溫暖的愛與關心,但我們卻得不到,形成許多失落感與悲傷的感覺。
孤獨感形成的原因,原生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童年與父母相處的方式,形塑我們的依附類型,也產生我們與他人相處時,有不同的互動模式與狀態。
- 不同依附關係帶來的影響
依附關係理論是由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在1950年提出,透過觀察與研究嬰兒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發現人有四種主要的依附類型: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與混亂依附,後面三種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來自我們童年的負面經驗,使我們容易在內心產生不安全感,產生負面的情緒,而有過激、凍結或逃避的反應,影響自我價值的認同,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模式,也容易將過去的影響帶到現在的生活,重複過往的生命經驗。
過往的創傷經驗與負面經驗,也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影響。相較正面經驗,大腦更容易記住過往的負面情緒經驗,使我們的杏仁核過度活躍,對別人的話語較為敏感,也使連結情緒與記憶的邊緣系統過於活躍,容易產生各種激烈情緒與反應,也使賀爾蒙產生改變,血清素減少,使我們不容易感到快樂與幸福。童年創傷也會影響身體不同的系統,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但當我們開始能夠覺察與經驗身體的感受,感受身體帶來的經驗連結,使我們想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就能夠逐漸開始覺察到這些對我們影響的模式。
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有信任與安全感,能夠與他人連結,也能感受到親密,同時也能夠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自由探索自我。樂觀看待世界,能夠同理他人,也能表達與溝通,也能夠有彈性的調適壓力,關係產生問題時,也能主動嘗試修復。
通常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父母會給予孩子安全的避風港,一致性的互動,足夠的擁抱與身體接觸,讓孩子感受到無論遇到什麼威脅,都能被保護與照顧,孩子的感受與需要也能被看見與同理,基本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也能經常修復與孩子的關係。
而逃避依附類型的人,習慣靠自己,會覺得別人是不能信任的,因此在身體、情感與關係上會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不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也不太會主動親近他人,對於他人的情感表達,也可能無意間會輕視與貶低;透過切斷情緒與連結,降低關係的重要性,來讓自己感到安全。內在也會相信,自己是孤單一人,只有獨立自主、辛苦工作,以理智的邏輯分析面對問題,不去感覺自己,才能讓自己過得好。
通常逃避依附的成人,在童年時期經常經驗到「相信父母會帶來失望」,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與需求,也時常與孩子保持距離,很少表達情感,忽略與拒絕孩子的需要;任務導向的相處方式,認為孩子達到某些目標才是好孩子,並以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認為情感不重要。因此孩子透過切斷關係連結的因應模式,才能讓自己適應這樣的狀態。
而焦慮依附類型的人,會因為過度恐懼失去對方,而想要緊緊抓住,不斷想要證明自己是否被愛,對關係容易感到焦慮與挫折,害怕被遺棄,在關係中容易去討好對方,而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為了想要得到更多而付出,容易覺得自己是不夠好的,沒辦法真正信任關係能夠持續。
通常焦慮依附模式的成人,父母在童年時對待方式可能經常不一致,充滿不確定性,有時候能照顧到需求,有時候又無預警中斷,這種不安全感與無法預測,會讓孩子更依賴關係與互動狀態,來得到依靠與安慰,既渴望親近又害怕失去。同時這樣的父母可能也容易過度掌控孩子,介入孩子的生活與隱私。
而混亂依附類型的人,渴望關係,但又感到關係是危險的,感到自己不被保護,容易過度警覺與敏感,使得自律神經失調,處在凍結與解離的狀態中;許多時候會感到無助與無力,覺得無法解決問題,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產生社交困難,容易變得有攻擊性或過度控制;對人沒有界線,不太能辨別危險,而停留在受虐的關係中,讓他人主導生活,也期待別人自動滿足自己的需求。心情容易有劇烈變化,表現出恐慌與暴怒,容易感到挫折與恐懼,混亂與不安的情況,也容易有自我中心的狀態。
通常混亂依附模式的成人,童年時父母的溝通模式經常是矛盾的,要孩子過來,卻又推開孩子,經常做出讓人害怕與困惑的舉動,讓孩子感到混亂;或是羞辱孩子,父母本身也有著極大的恐懼,時而平靜時而暴怒,可能會有身體與情緒上的暴力,讓孩子感到無法依附,充滿驚恐,時常處於凍結與解離的狀態。
童年的經驗與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依附類型,也形塑了我們長大後,與他人互動關係的模式。
- 如何修復,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對於逃避型依附類型的人,童年時期時常經驗被忽略與忽視,獨自一人的狀態,我們可以多練習真誠友善的眼神接觸,讓逃避型依附的人,感受到關係上的連結是安全的。也可以透過回顧出生時的經驗,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出生是被歡迎的,值得慶祝的,讓他感受到他的感覺與需求是重要的,可以脆弱,也可以感受自己,當與人連結時是安全的,就能逐漸修復這樣的依附狀態。
對於焦慮型依附的人,可以試著讓他多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被陪伴的,被尊重的,能允許他有自己的空間與隱私,也會讓他感受到在他需要時,我們會在他身邊。多給予他讚美與禮物,讓他感受生活中美好的經驗,並且多去感謝生命中經驗的美好,這樣就能逐漸修復這樣的依附狀態。
對於混亂依附的人,可以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保護的,沒有人可以欺負他,讓他感到始終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讓他停留,讓他感受到他的需要是被看見的,他的驚嚇是能夠被安撫的,讓他能感受到清晰的指引與溝通,讓他感到安全與穩定,就能夠修復這樣的依附狀態。
當我們能夠看見自己內在受傷的部分,成為自己想要的愛心父母,陪伴自己,保護自己,看見與聽見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能夠尊重自己,人我間有界線,能為自己表達,能勇於說不;重視自己的需求與感覺,給予自己需要的,愛自己原本的樣子,就會不再感到孤單,而是能感受到喜悅與滿足。
- 既親密又自主,一個人也能擁有快樂與幸福
每個人重要的內在需求就是愛與歸屬,當我們能夠看見自己童年曾經經驗什麼,對自己造成怎樣的影響,看見自己無意識在生活中的模式,在覺察後開始改變,就有機會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
在每天生活中,覺察自己如何與他人連結,我們是否在依靠他人與獨立自主間取得平衡?我們是習慣靠自己,還是可以允許自己尋求協助?留意自己身體與情緒的感覺,以及有哪些想法出現,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更看見自己,了解自己。
面對關係,我們可以親密連結,也可以保有自己獨立自主的空間,讓彼此在關係中的互動是輕鬆自在的,這樣的關係就能長久。在陪伴自己時,當我們能夠時刻看見自己內在的感受與需要,覺察自己情緒的變化,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能感受到愛與歸屬,自己也能透過自我照顧而產生力量,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當我們能夠陪伴自己,照顧自己,你會感到自己再也不孤單,取而代之的是,單獨帶來的自在與喜悅。你會擁有更好的自我狀態,更好的關係,在關係中也能感受到更自在與幸福。
為關係創造幸福的連接詞,為自己創造快樂的關鍵字,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每個選擇,由你決定;你的人生,由你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