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把自己愛回來】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艾妮塔的瀕死重生奇蹟》
這是一本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全球超過31種語文譯本,
作者在2002年時,她經醫生診斷罹患了淋巴癌,
她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抗癌。
她尋求各種療癒方式,但是病情卻持續惡化。
在2006年時,她因為器官衰竭而陷入昏迷,
醫師搶救後即將宣布不治。
在急救的過程中,她去到了一個無時間性的世界,
感受到自己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
全然被無條件的愛包圍,毫無痛苦。
那經驗深深影響了她的人生。
在她的自由意志下,她選擇了重返人世,
當她的靈魂再度回到身體之中,睜開眼睛,
末期癌症竟在三天內奇蹟般不藥而癒…
看了Anita的瀕死重生故事,
覺得很感動,也有許多感觸,
當他進入瀕死經驗那一刻,看到許多前所未見的事物,
也打開他的所有感官,而且對他來說像是「回家」的感覺,
見到已故的親人,能感受到家人們內心的感受,
她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世界。
當他聽到家人說,她時間還沒到時,
她曾經一度猶豫,但當她領悟自己為什麼得癌症,
回去身體時,身體會快速復原,他就決定回去。
他家人也鼓勵他,他現在知道自己是誰,要回去好好活著。
她用手電筒比喻瀕死經驗,
就像是我們原本只能用手電筒看到每個不同的小角落,
卻在某個時刻,經歷並看到前所未有的景象,
就像視野完全被擴展,能感知到萬事萬物,
接下來又再次回到原本手電筒能看到的小範圍,
而那些手電筒能照到的範圍,就是我們思維想法關注的地方,
當我們越關注哪裡,那些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和經驗,
而忽略其他也許也很重要的微小事物。
許多人總是害怕死亡,覺得死亡很可怕,很危險,
但在許多瀕死經驗的人分享的歷程與故事中,
有許多人經驗到,反而是美好與回家的感覺,
所以死亡並沒有大家想得這麼恐怖,
也許在進入到瀕死經驗的前一刻,會令人感受到很大的恐懼,
但在之後,經驗到的,會像是回家般的美好感受,
看了Anita的經歷,讓我知道,很多恐懼是自己想像的,
面對死亡,沒有大家想得如此可怕。
當我們關注的地方,會被放大,成為我們的現實與經驗,
但那些我們沒注意到的地方,卻可能是重要的細節,
讓我聯想到靜心的重要,
當我們心越靜,能感知到的層面越廣,
就越能清晰地看見,哪些才是最重要的人事物,
當我們心是混亂的,可能很多事情都混在一起,
而去關注那些混亂,放大了混亂,會使我們更加忙亂。
「想法成為真實」這件事,就像生活中不變的定律,
當一個人處在受害者情境,
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就吸引了加害他的人;
當一個人處在拯救者情境,
認為自己是拯救者,就吸引了許多受害者;
當一個人總是看見別人有問題,
認為要報復,就加害他人,形成惡性循環。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的不足,就渴望更多,需索無度;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擁有的,就感到滿足,活在當下;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創傷與受苦,就感到委屈與痛苦;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資源與樂趣,就讓我們看見希望與美好。
我也曾經把焦點放在自己失去的,當時會感到加倍失落,
但經過學習後,能夠理解那些歷程的珍貴學習,
看到更多自己的資源與美好,就會感到有更多力量感,
也更能活在當下。
Anita也提到在瀕死經驗中學習到的五個重要啟發:

愛自己就不會容許別人侵犯界線,
也不侵犯別人,有更多愛給別人。

人們認為擔心害怕可以保護自己,其實愛才能保護自己與他人

發現生命中的快樂,醫院和監獄都會減少

癌症看似挑戰,其實是禮物

擁抱自己的獨特性,無條件愛自己
過去從不愛自己到愛自己的歷程中,有很多深刻的體會,
不愛自己的時候,就容易吸引到侵犯你界線的人,
老天會透過各種艱難狀況,讓我們學習「如何愛自己」這件事。
過去也曾從社團經驗中,學習到如何在面臨惡意中傷時,
能去區辨哪些是真正的朋友,以及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
而走上這條助人的道路;
從別人對我侵犯不尊重的經驗,學習到如何設立界線,
如何表達憤怒,如何Say No,如何保護自己;
從以德報怨,委屈隱忍,
到能為自己發聲,為團體發聲,
為社會發聲,為社會做更多事;
從自我的無價值感,到清楚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發揮自己的優點,與接納自己的缺點,
去看見每個面向的自己,
以及愛自己,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路以來的歷程,都看見許多挑戰跟禮物,
那些挫折都成為我生命的養分,
使我知道我為何是我,我如何成為我,
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怎樣的獨特性。
而Anita的分享,連結到在系統排列的經驗,
也讓我體會到:「在愛中沒有恐懼,愛與恐懼是一體兩面的。」
在排列中,引導案主看到「愛在哪裡」,就會是轉化的關鍵。
而排列師面對場域的感知,
就像是Anita分享的那種無邊界的感知,
當我們進入最深的內在寧靜,
就能感知到場域中的狀態,知道最關鍵的重點在哪裡,
而不是像侷限的手電筒思維,
只看見某一個部分,就像是瞎子摸象一樣,
而是更宏觀的,感知與感受到整個場域,
就能看到許多微小的細節,以及需要被關注的地方,
那些沒有被看見的人,那些被忽略的黑洞。
排列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出自己的風格與精神,
不是單純的學習與複製,而是真正理解與實踐,
實踐在生活中,實踐在生命裡,活出自己的樣子,
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系統排列中,與道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