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24家族排列與組織排列-心得與感受】
文/關係療癒師 史庭瑋 Mia
兩天的家排實習,帶給我很多感動,
沈澱並整理這兩天的紀錄後,
現在寫下一些歷程分享給大家。
【對家排療癒師的體會】
除了後來沒準備好,沒排列的個案外,
兩天總共排列了14位個案,
每個人的時間平均約1小時。
讓我看到國芳老師與文揚老師彼此的合作無間,
以及排列個案的效率,
不但能精準地讓個案看見真實,
更能隨時感知個案的狀態,以及是否準備好面對。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有兩位個案一上台,老師就詢問是否有改名,
兩位都是有,老師也提到一個重要的訊息:
「父母送給我們的禮物,一是生命,二是姓名。」
「名字帶著父母的祝福。」
老師也能感知到學員工作服務的對象,
例如學員只說做SPA,
老師就說看到代表客戶的人好像都沒穿衣服,
是不是做美體SPA,學員說是。
當感知到一定程度,直覺也會變得更加敏銳,
能感知到更多額外的訊息。
此外,對個案與排列的感知也非常重要,
例如期待與實際議題的差異,
呈現是否是個人的戲劇化還是真實,
是否有不能揭露的秘密,
是自己真實想面對還是不願改變,
需要選擇怎樣的排列方式,
用怎樣的對話來引導,
這些都是需要平常時常鍛鍊感知力,
就能感受到更多真實,
用當下最適合的方式來引導。
對案主與排列場的觀察,
包含案主的非語言訊息、穿著與狀態,
都反映了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例如有案主穿著外套上來,
老師就會詢問他怎麼會想穿外套,
他說覺得很冷,
而排列也展現出外在呈現的一些狀態,
老師也適時地會去稱讚案主很漂亮,
修復原本的內在運作模式經驗,
看見更多自己的美好與價值。
而被選擇的代表性別年齡特徵狀態,
也反應了案主的內在狀態,
例如年輕人選擇年紀比較大的,
可能反映他內在狀態是成熟的,
年長者選擇年輕的人,
可能內心有個純真可愛的孩子。
排列師的幽默感也非常重要,
國芳老師與文揚老師有不同的幽默感,
文楊老師是屬於輕鬆對話的幽默,
國芳老師則是呈現排列場上會讓人感動與欣慰的幽默感,
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也覺得溫暖和感動。
有一位恐懼自己無法傳宗接代的案主,
因子宮問題手術而充滿罪惡感,
此時老師在排列場上,
邀請現場一群夥伴站起來,
代表在世界各地這個姓氏的人,
師:「他們會幫你傳宗接代,不用擔心X氏家族會滅絕。」
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好有創意的方式。
另外一個常莫名把錢花掉不知道原因的案主,
老師看見他其實內心是想談戀愛的,
排列即將結束時,邀請在場的幾位老中青男士站起來當代表,
代表他未來的伴侶,並引導彼此對話…
請案主說:「親愛的~請給我一點時間,我會準備好,要等我哦!(撒嬌)」
此時也問代表們感受,是否有心動的感覺,
每一位都說有,這也讓全班會心一笑,很暖心的結尾。
此外,幾種情況排列師不要繼續工作:
1.個案想主導排列
2.個案未準備好面對
3.個案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4.個案問題只是故事幻想,不是真實
5.排列場上代表已有助人意圖,移動過快,
或開始有演劇的狀況發生,不是真實排列
我觀察到大部分準備好面對的案主,
老師會讓他們走深,
也有一些其實尚未準備好,
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人,
只能等到他們願意面對的時候再工作。
【排列需要了解的專業,摘要紀錄】
《豐盛與損失》
*豐盛圓滿的三面向:
1.關係:伴侶/親子/父母
2.金錢:事業/工作
3.健康:身體
*損失的順序:(依照嚴重程度由淺入深)
1.關係 2.金錢 3.健康
《伴侶與婚姻》
*伴侶是共業(共同修業)
*停留在原生家庭,自己也不易持續婚姻
*生命不會停下來,他會不斷前進,
這是家族給你的祝福,
有一天,你也會把這力量傳承給孩子。
*如果感情不在,結束婚姻也是可以的
*原來家庭的孩子,比重組家庭伴侶更優先
第一家庭:伴侶>孩子
重組家庭:孩子>伴侶
*越擔心分開就會抓越緊,越會防禦攻擊
*真正的關係,是發自內心給予對方自由
「如果你跟我在一起你不快樂,哪裡快樂哪裡去。」
—>關係變自由
*在一起,彼此相愛;不在一起,彼此祝福
*不把情緒帶到隔天
*如果不會分開就勇敢去吵
*如果伴侶關係是坐牢,就很痛苦
*所有失衡的關係,都無法長久
只有親子關係,即使失衡也不會結束
「我需要你為我做一些事,平衡這段關係,
我會比較舒服一些,你也有不同意的權利,
不管關係走到哪,我們都要各自負起責任,
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擁有更好的伴侶關係。」
*伴侶關係最考驗的是原生家庭關係
*離婚了(好像很糟)–>我的婚姻關係結束了(換句話說)
單親(孤單)–>我的爸媽分開了(換句話說)
《原生家庭與家族》
*選邊站的孩子,內在分裂:1.受害者 2.要更好
生命不會完整
*父母送給我們的禮物:1.生命 2.姓名
*名字有重量,帶著父母的祝福,問是否有改名?
*你沒辦法拯救父母,放棄拯救父母的念頭
*讓自己成為好祖先
*對已經發生的事實說No,會花更多時間說Yes
*真正的孝順,是把自己照顧好。
*如果要工作發展順心如意,要跟父親好
*如果要金錢發展順心如意,要跟母親好
*父母關係會影響孩子的記憶,但這不是我們的錯
*領養如果不是出於愛,那是自私
*每個位置只要站錯,就會亂掉
家庭有一個愛的序位,無法扭轉
*女兒太受爸爸疼愛->公主->關係受挫可能會自殺
*兒子太受媽媽疼愛->媽寶
*要學習對孩子放心
*六歲前讓孩子學會自理,兩歲就讓他學會自理
*父不詳:通常會蹺家,退學(內心:為了找離家出走的爸爸或媽媽)
*幸福之道:「成功靠近父母,成功離開父母。」
《疾病與死亡》
*常常是生者打擾亡者的安息
*許多活著的人把意念留在死者身上,活著和死了一樣
也有死去的人想多活一點
*可以做一些事紀念亡者
*想學醫常常是因為家人生病
*第二性徵疾病,常常和孕育、女性、傳承、生命有關, 例如:乳癌、子宮
*不孕症->寧願死,也不願把生命傳承下去
*家族世代的悲傷,當家族中愛的流動,疾病會開始轉化
*通則不通,痛則不通
*帶著愛,為這些早逝(墮胎或流產)的孩子工作,做善事
*癌症患者的兩種可能:1.業力 2.想離開世界
*自殺在追隨過世的亡者,死亡的力量大於生存的力量,就會追隨死亡
*如果他還是堅持要自殺(自己殺了自己)->做自己想做的
假如要自殺,離婚,分開,死亡…
->尊重當事人的決定,生者尊重,即使是父母也要尊重
不需要背負拯救父母的決定
「媽媽,我尊重你的決定。」
學習尊重才自由,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金錢》
*金錢不見分兩種:
1.自己情緒性消費(無法管理克制,事先分流)
2.金錢莫名掉了->莫名破財與被迫性消費,通常與家族生死議題有關
*金錢,反映我們跟生命的關係,也反映與媽媽的關係
《工作與事業》
*人生中有許多工作不以營利為目的
*也許背後有一個要紀念的人,是一個療癒自己的過程。
《自我》
*每個人要為自己負責
*允許自己有機會挑戰恐懼
*登山最大的挑戰,是夜晚獨行的恐懼
*這個世界除了你,沒有人能給你支持
*要為生命找到資源,把那些美好記憶放到生命裡
*帶著愛,所有看見都是希望
*帶著罪惡感,會開始損失生命中美好的東西
*活著就是生命最大的成功
*活著才能體驗與展現生命應有的樣子
*每一個磨難都有他的美意,美意可以成為力量
《感知與排列》
*感知:1.真實感知 2.過去經驗
*排列:清楚看見生命中發生的事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用生命服務生命
*拳頭代表憤怒
*躺著的過世者:已準備好死亡
*站著的過世者:突發死亡or未準備好
*站在對方正對面,代表是最重要面對的,其他可先不處理
*組排可讓代表自己上來
*深呼吸,把畫面放心中。
*看著秘密
「我同意,你就在那裡,我永遠不會去探索,
我同意,因為這樣我才能活下來,
我同意,你們就停留在那裡。」
*只跟真相工作,不跟故事工作(無排列)
*閉上眼調整呼吸,掌心向上
《組織排列》
*組排流程:(可讓代表自己出來)
1.寫下一句話的期待
2.目標:一句話的期待
3.焦點:案主
4.資源:可以支持的人
5.阻礙
6.沒達到目標的隱藏好處
【案主類型】
1.無法離開原生家庭,對父母選邊站的孩子(婚姻受到影響)
2.克制不住花錢上課的慾望的女性
3.受媽媽掌控,無法活出自己的大學女孩
4.乳癌正在化療的女性
5.想發展夢想的男孩,來自對奶奶的思念
6.想走身心靈工作,找到發展方向
7.想定期有寫作產出,跟父親道別
8.與失智父親的和解
9.帶著無法傳宗接代罪惡感的女性
10.與伴侶每天爭吵的女性
11.全心投入工作,家裡就有事發生的女性
12.常有被遺棄恐懼的女性
13.想了解生涯規劃,後來與媽媽道別的男性
14.與父母關係糾結的女性
【綜觀排列的覺察】
有許多排列的案主,排列到最後,
會發現本來的議題與期待,其實背後時常和原生家庭有關,
可能是跟父母的關係,或祖父母的關係尚未修復,
而影響到事業、金錢與家庭,
當能夠為自己做表達,
無論是愛,是恨,
是遺憾不捨,還是憤怒生氣,
說不出口的,說錯的話,沒做好的,來不及做的事,
能夠說出心裡的話,好好表達,擁抱,或是道別,
能夠勇敢去行動,為彼此關係努力,
內在的愛就能開始流動。
愛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能看見生命中苦難與挫折背後,
帶來的美好與禮物,
就能產生生命中很大的力量,
陪伴自己繼續向前走。
幸福的關係是自由的,
平衡的關係是互相付出的,
不過度為他人負責,
尊重他人的選擇與決定,
無論是生死,無論是未來,
為自己的生命負百分百的責任。
家族中的狀態,
都反映了一些未被承認的事實,
當看見、覺察與面對真相,
改變就會自然發生。
看見生命中的愛與資源,
看見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獨特美好的,
每一個苦難,都是包裝後的禮物。
當我們成為自己最大的支持力量,
就不須再向他人索取,
接受並擁抱自己的脆弱,
看見來自父母與祖先的愛。
此時,我們不再恐懼,
我們擁有自己,
我們也擁有彼此,
愛,在心裡流動;
心,也回到了家。
#關係療癒師史庭瑋Mia
#心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