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霞 護理講師

OH卡課程

2022.12.1

李碧霞 護理講師

OH卡課程

2022.12.1

會來報名參加OH卡專業諮詢訓練,是今年2-6月間參加北護長照創新課程,很多課都很精采,最最吸引我的就是這組OH卡諮詢培訓的部分。身為專科學校裡面的導師,學生從16-20歲之間高中生變成大專生,過程中的狂風暴雨期(青春期)常常要面對學生比較個人的諮商輔導,我曾經一學期班上有四位不同程度的躁鬱症、自傷的個案,耐著性子跟學生周旋、配合家長及學校輔導室心理諮商師以及自殺防治中心社工人員一起處理學生問題,因為負向能量太大、沉重以致於自己情緒也受到影響;當時最大的渴望是能夠理解當下內心深處的自己、想知道自己如何減少情緒勞務、避免陷入憂谷的泥沼…,因為OH卡專業諮詢培訓的課程,多次的練習學會OH卡能深度自我探索與覺察,OH卡結合心理諮詢與同理心的技巧,我想不管是對學生/長輩/甚至是個案家庭成員的延伸,都是一種很棒的助人專業能力。

我從事醫護教育之前的工作是在醫學中心急診部上班,長達十年。急診室承載許許多多人生離死別的生命故事,工作忙碌、自己的喜怒哀樂從上班開始就要放在口袋裡,同時還要武裝自己面對各式各樣的個案。我以為自己很理性很沉穩、我認真處理個案的問題盡責地和家屬溝通,沒有受傷的問題、更無心靈療癒的需要,然而今年的暑假參加OH卡諮詢培訓的過程中我竟意外地讓我重生的感覺,從來不知道自己也需要被療癒,總覺自己甚麼生老病死場面沒見過(車禍受傷的斷肢、刀砍皮肉相連的肢體、槍傷、精神科暴力的支離破碎的身體…)。然而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感受非常不一樣。皮肉傷癒合可見、心靈的傷卻要在對的時間點才能有效;OH卡讓我從自己的潛意識裡找出答案和解決的方法,帶我進到非常奇妙而神奇癒世界!

OH卡,如同一張心靈地圖,每個人都會看到自己的風景,道出自己的解讀。在課程中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我突然悟出:以前我總是自以為是,認為別人來找我談就是要解決問題,我努力把癥結找出來,想辦法把它解決掉。但事實上,人的心、和人的意志和環境,並不是這樣運作的。任務導向(Task Orientated)讓我太武斷太急於解決。或許我很敏銳,也很熱心,俗話說的好: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我沒有義務要了解他的癥結,沒有義務要讓他去看見自己的糾結,我甚至也無需告訴他我看見的。我可以做的是帶著客觀和好奇,看著他探索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理解自己想要什麼,然後鼓勵他去爭取。癥結、糾結、問題不全然是不好的,非得要Delete;把它想像成一個種籽,好好陪伴與照顧,它會長出不一般的花團錦簇景象。由於我們上課的時間在晚間7:30-10點,上了一天班,心中垃圾在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中被梳理開來了。體會到了客觀觀察的感覺、沒有分析只有直覺的感覺、專注在當下念頭的感覺……學會了不管抽到什麼卡,都能說出正面與負面解讀的能力。文末,除了感謝史庭瑋Mia 老師的專業指導及帶領大家走過一遭,還有很棒的助教群(宗穎、宥溱、櫻慧和新加坡的Kedey Hsu),助教群給我們很多養份和鼓勵,一併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