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OH卡諮詢師認證班第17期~課後心得】
轉眼,課程尾聲,我 意猶未盡,想持續上下去………
我喜歡這句摘自 倉央嘉措 《我問佛》
我問佛 : 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說 : 只因不識自我。
OH從最初的讀牌卡剎那,即進入了自我內在的整理,看著一張牌卡9個人27個不同的解讀,甚至可以更多,為何? 事件有許多不同面向,看世界是從個人的角度生活經驗值而來,自己的角度可以看見自己的思維層次和切入的方面,所以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引導個案,說出他的解讀,不是我的 .我想用一句話形容學習過程中,這樣尋找自我的過程『痛,並且快樂著』。
上課的第一天, 老師告知,OH 卡不設限,沒有標準的答案,每一個答案都會被尊重。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會有不同的解說。 它的引導和心智圖的5W(Who,What,Where,When)3H(How,How much,How many)聯想力相似,再加上同理心,眼、心、腦、動靈活程序的引導思維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沒有經過熟練和同在,會有困難點。在老師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從基礎開始引導練習中學習著,
課程越到後面,心越輕鬆、越自在,當然也有些許的害怕,因為面對自己需要勇氣。
對練時從自己引導對方中,可以看見自己的主觀意識或是客觀意識的差異,可以看見自己同理心同在還是同情心同在,可以學習怎樣的引導怎樣的交流會讓個案舒適,信任打開心,暢所欲言。可以學到等待,也是一種同在,等待對方慢慢的解讀牌卡,等待對方慢慢地敞開心面對自己,等待很重要。
在生命的故事中,重新排列自己的生命經歷,雲淡風輕中訴說,分享,再次地透過6張牌卡整理自己生命的故事。 再次的深層的看見自己,真的走過時,就像在說著一個故事,身歷其境,心卻平靜無波,這是真的整理過自己之後內在的平靜。不僅在oh卡時使用引導方式,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是可以的一種客觀意識方式的交流。一門通,數門通。
感謝我有好老師好同學好助教,陪著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溫馨笑語都在其中。我將其運用在寫作課程引導中,在邏輯思維整理中,在心靈課程中。課程結束,即收到朋友的邀約一起創新課程,在催眠、古琴、茶席中加上OH卡。 在溝通藝術中,運用引導對話。它,Oh卡,如它的答案無限般,可以讓我無限的變化融合在我的生活和課程中。 帶給個案不斷的哇哇哇驚喜和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