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自己還是演別人】
前陣子受到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的邀請,分享人氣心理治療師 石原加受子的新書《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這本書銷量破150萬,透過具體情境說明情緒暴力的影響,教你擺脫他人眼光,活出理想自我,在職場/家庭親子/感情都適用。
我遇過許多人深受情緒與溝通的困擾,情緒起伏大,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在關係中好好溝通,只能選擇壓抑冷戰,亦或是爆發,使得關係受到傷害。
這是一本實用的書,透過淺顯易懂的內容、案例與情境,以及簡易圖表文字,讓你了解如何跳脫他人對自己的情緒影響,讓你更加忠於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感受。
也許看到書名和副標你會有點困惑:「這是要我不要在乎別人嗎?」「這是要我以自我為中心嗎?」有這些困惑是正常的,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應該要在乎別人的感受」、「要把人的感覺放心上」、「要以他人為中心」,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到經常耳濡目染的想法。
作者這裡提到的「自我中心」與一般我們認知的自我中心不太一樣,也許一般我們認知的自我中心是指「自私」和「自以為是」,而作者這裡經過翻譯的自我中心,指的是「重視自己的感受、想法與需要」這樣的意思。
而「在乎別人」沒有不好,這裡指的在乎,是指過度依賴外界的評價與眼光,把別人的價值觀、想法、應該如何的標準,凌駕於個人想法之上,漸漸失去自己,開始沒有自信,忽視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的狀態。
因此我整理了一張圖表,節錄書中重點,接下來用我自己的話語和觀點與實務經驗,結合書中觀點來分享,希望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書中要表達的意思。
書中圍繞著兩大重點,也是我們平常如何看待事情的方式:
(一)#自我:#自我認同的狀態
(1)#覺察情緒
將目光回歸到自己身上的人,對自己有自信但不浮誇,重視自己但不自以為是,有情緒時能覺察自己,看見每個情緒背後的傷口與需要,當忍耐壓抑時,也能夠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適度採取行動去面對問題。
(2)#活在當下
看待世界的方式較為積極正向,能活在當下,看見與感謝生命中的美好,用五感體驗生活的每個面向;遇到負向情緒時,也能夠接納當下的情緒,覺察自己的狀態與過往,看見潛意識中對自己影響巨大的事件,並陪伴自己走過這個歷程。
(二)#他人:#尋求他人認同的狀態
(1)#人際問題
尋求他人認同的人,自我價值相對低落,需要由他人的稱讚鼓勵來看見自己的價值,因此也很容易受他人影響,可能別人一句話就會感覺心情糟透了,或是一句話就感到非常快樂。
在情緒上,因為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而非自己,也容易認為自己的情緒都是別人造成的,可能會轉而攻擊他人,或認為別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別人應該讓自己快樂,尤其是伴侶之間經常如此。但忽略了這些情緒的背後,可能是自己原生家庭與童年的創傷經驗,不想去聽去看,就容易在類似的情緒按鈕上,重複相似的情緒。
當經常追求他人認同,內心是空虛的,需要靠別人來填補,也很容易接收到別人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也因為太重視他人講的話,會認為也許自己就是這樣不好的,陷入負向感受中,也因此失去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與需要,久了就對生活越來越沒感覺,越來越無感,可能也開始對行動感到害怕,怕自己再度犯錯,總是失敗。
嫉妒比較,愛慕虛榮也是經常出現的情緒,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就會想與他人比較,開始產生不舒服的情緒,就想讓自己呈現出的形象更完美更好,活在他人對自己的美好形象中,卻看不見自己生命本身就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當對完美形象渴求越多,內心也會感到更空虛無力,因為需要迎合他人的喜好,但這顆空虛的心,卻是無法填滿的無底洞。
(2)#自我狀態
不關心自己的人,也容易把大多數時間放在外界與他人身上,期待他人給予自己好評,期待他人的肯定,追求他人的目光與喜好,卻忽略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也許不是這些,可能你想要的是可以好好休息,一段可以自己靜下來的時間,一餐美味的大餐,或是一份幸福的關係,幾個能痛快暢聊的朋友,而不是靠按讚數和分享數來決定自己的價值。當然按讚數與分享數大家都會希望更多,但我們不會以此來論斷自己好或不好。
當我們在意別人的評價,就容易焦慮與比較,覺得自己是不是落後了,是否沒有人關心自己了?焦慮與比較帶動更多負向情緒,讓你做每件事都變得小心翼翼,擔憂他人的觀點與看法,來決定你要做什麼與不做什麼。然而,你內心真正想做什麼,喜歡什麼,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有些人常常莫名憤怒,尤其是疫情期間,這些憤怒的背後往往是一顆受傷的心,需要被關心、在乎,但當目光焦點放在外面,你的內在小孩只能自己一個人躲在心底最深處的角落哭泣,那些憤怒的背後,也許是大聲地告訴著別人:「我希望你看見我、聽見我,你能看到我嗎?你能了解我嗎?」那些背後的難過、擔心與焦慮,你自己是否看到了呢?
你在乎的是別人怎麼看你,但你怎麼看待自己呢?你如何看待自己,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也決定你周遭的人用什麼態度來看待你。
以上這些都是我自己打下來,結合自我觀點與書中觀點的想法,希望大家喜歡。有任何問體與想法都可以問我喲! :)
最後四句話與大家共勉:
覺察自己,了解自己,表達自己,忠於自己。
當你能照顧自己內心最需要的,
你就能看見自己最閃耀的那一面,
活出你最想成為的樣子。
#覺察自己了解自己表達自己忠於自己
#祝福每個人都能活出最美好的自己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方言文化
#心起點關係療癒師史庭瑋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