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寂寞

【其實,我們都寂寞】⁣文 / 史庭瑋⁣ Mia
⁣⁣
最近受到時報出版的邀請,⁣⁣
為這本書寫推薦序 —《其實,我們都寂寞》,⁣⁣
收到書時覺得很開心!🥰⁣⁣
(大家可以在照片中找亮點)⁣⁣
⁣⁣
這是一本精緻有質感的書,⁣⁣
在內容上,也傳達一個重要的核心觀點:⁣⁣
「獨處時如何好好陪伴與照顧自己。」⁣⁣
⁣⁣
作者是日本的心理諮商師,⁣⁣
提倡「自我中心心理學」的「All is One」⁣⁣
心理諮商研究所負責人,⁣⁣
整合「思考、情緒、五感、想像、⁣⁣
呼吸、聲音」等觀點獨創全方位心理學。⁣⁣
⁣⁣
這裡的自我中心並非自私,⁣⁣
而是能夠透過獨處時的me time,⁣⁣
聆聽內心的聲音,⁣⁣
能夠了解自己、陪伴自己與享受自己,⁣⁣
獨處時也能感到自在快樂,⁣⁣
才能與寂寞道別。⁣⁣
⁣⁣
透過白話好理解的方式,⁣⁣
作者舉例分享許多獨處與陪伴自己的方式與觀點,⁣⁣
也分享了關注自己內心,⁣⁣
接納自己真實的情緒,⁣⁣
擁有「心的感受力」的重要,⁣⁣
無論是負面情緒或正面情緒。⁣⁣
⁣⁣
最近除了每天的諮詢,和對外授課備課外,⁣⁣
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
這樣的時刻更可以靜下心來感受自己,⁣⁣
感受每個細微的心情。⁣⁣
⁣⁣
面對一些真實的感受,⁣⁣
透過覺察與自我對話,⁣⁣
就能梳理與了解自己與他人,⁣⁣
對於一些情感與情緒,⁣⁣
想法與觀點也會更加清晰,⁣⁣
能夠沈澱下來,看到更多。⁣⁣
⁣⁣
有時會聽到一些人說:⁣⁣
「凡事都要正向思考。」⁣⁣
聽到時都會讓我在心裡忍不住擔心,⁣⁣
這樣的要求與逼迫自己,⁣⁣
扭轉自己所有的負面感受,⁣⁣
感覺好辛苦。⁣⁣
⁣⁣
承認自己內心真實的悲傷與失落,⁣⁣
比起強顏歡笑,假裝沒事,⁣⁣
來的更有力量。⁣⁣
⁣⁣
我是個樂觀的人,⁣⁣
但當我情緒比較低落時,⁣⁣
也會試著讓自己慢下來,⁣⁣
好好獨處,好好放鬆,⁣⁣
感受自己內心深處的感覺與需要。⁣⁣
⁣⁣
來找我的來訪者,⁣⁣
有許多是成長過程中,⁣⁣
童年的情緒與失落一直卡在身體裡,⁣⁣
透過一次次的看見、感受、表達、了解,⁣⁣
這些情緒就會慢慢被釋放,⁣⁣
所以在離開時,他們都會告訴我,⁣⁣
覺得胸口不悶了,頭不痛了,身體不緊了,⁣⁣
肚子不痛了,不用再裝著笑了,⁣⁣
身體感到好放鬆。⁣⁣
⁣⁣
沒有被了解、被看見的情緒,⁣⁣
就會不斷地影響著自己,⁣⁣
有的可能累積久了在身體變成腫瘤,⁣⁣
有的可能變成對他人突發的情緒發洩。⁣⁣
⁣⁣
「你快樂嗎?」⁣⁣
⁣⁣
如果有人這樣問你,⁣⁣
你是否能很肯定的告訴他,⁣⁣
你真實的感受。⁣⁣
⁣⁣
還是笑笑的說:「還不錯呀!」⁣⁣
⁣⁣
面對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
能夠承認自己的情緒,⁣⁣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並好好照顧自己。⁣⁣
⁣⁣
那我相信,有一天,⁣⁣
當別人再問你:「你快樂嗎?」⁣⁣
你會很喜悅地、發自內心地回他:⁣⁣
「我很快樂。」⁣⁣
⁣⁣
我也想要不寂寞⁣
點此購書:
相關文章
【關係療癒專欄】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愛

【關係療癒專欄】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愛 文 / 關係療癒師  史庭瑋Mia 每個孩子,都需要 閱讀更多

【關係療癒專欄】擁抱脆弱

【關係療癒專欄】擁抱脆弱 文 / 關係療癒師  史庭瑋 Mia 脆弱,往往是我們不願意面對 閱讀更多

創傷,不只在你的心上

【創傷,不只在你的心上】⁣ ⁣ 上週五六日,⁣ 是Amar老師童年依附創傷療癒培訓第一次上 閱讀更多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展現光芒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樣子;⁣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展現光芒】⁣ ⁣ 昨天是OH卡成果發表 閱讀更多